艾尔伯特·爱因斯坦曾说,“每个人都是天才,但如果你决定用爬树能力去评价一条鱼,那么我相信这条鱼一生都会活在自我怀疑的阴霾中。”
从小到大,我们都更善于用“聪明”来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和智力,当然,也被评价着。进入职场后,对聪明的界定其实没有统一的概念,能很好的完成上级交代的工作、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、每个月都是销售冠军,这些都有可能让一个员工被评价为聪明,但管理者可能会偏于用业绩来肯定员工的聪明。有趣的是,以业绩比作成绩的话,在学生时代,老师眼中的好学生,往往不是成绩最好的,而是在课堂上最会提问题的学生、最积极主动的学生。
不难发现,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会提问,他们经常会充满好奇地问一堆问题,“为什么呢?”、“为什么不呢?”等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疑问却在不断减少。有调查表明,小孩说话内容的70%-80%都是由问题组成的,但是成年人说话的内容只有15%-25%是由提问组成的。是什么导致成年人的问题减少?难道出了社会真的什么都懂了?
回想一下你上学的时候,当你得出正确的答案时,你便有可能得到更多的认可或奖励。认可与奖励成了行动的目的,而非事实真相本身,我们也从最初的主动求知,培养成被动接受的习惯。在后来的人生中,这种情况并没有改变,最极端的情况就是一旦出现质疑世俗的认知,就会被边缘化、被孤立或被视为威胁。很多人在成年后,潜意识里都已经形成这样的思维模式。在工作中,我们依然会奖励那些回答问题的人,至于提出问题的人,几乎寥寥无几。
企业管理者常常大呼要打造活跃型的团队,但却更乐于让员工执行任务而不是去思考问题,更别说提问。其实说到这,要提高团队活跃度的答案已经很明确了,就让员工提问题,激发出每一个人的内在潜能。
员工不爱提问的习惯已经养成,要打造一批活跃型团队,则同样需要一段时间与一定的手段来从新唤起他们的主动求知欲。多数管理者应该开始想到要利用奖励机制来鼓励员工提问了,但这对员工来说恐怕只是更难完成的任务,他们难免会想:要是自己当众提出的问题被老板否决了不是很尴尬,问题提的好有奖励?那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?活了这么多年还未说出最好的回答,又怎么提出一个好问题?
想法有了,接下来就是落地的部分了。这些当面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借助载体进行传递。比如传统的邮件,私信形式,或者是现在的社交软件 微信 /QQ,还有很多企业管理工具,比如CRM软件,基本都有日报功能,好处是可以区分开生活化的社交和商务形式的社交,如果是跟具体业务或者是客户相关的提问还可以直接在CRM系统里做关联。
以XTools CRM软件为例,员工可以借助XTools
CRM的日报来总结每日工作内容与心得,重要的是,可以借此渠道提出自己的问题。同时,日报利于员工培养提问题的习惯,毕竟提出一个好问题不是一天练就,要花更多的精力思考。上级可以查看下级的日报,避免了很多当面会遇到的尴尬情况,也可以对其日报做直接批复。另外,也可以在XTools
CRM的团队说里建立一个话题,成员都可以在该群组里发表意见,提出自己的问题,重要的是这些历史记录可以长久保存,优于微信与QQ。
要打造活跃型团队,不仅仅是老板一个人在思考,管理者重要的是让员工的思维活跃起来,要知道提出一个好问题之前,实际上是引发员工做更多思考,培养发散性思维,这对企业来说,可以集思广益,也就能达到活跃的目的。此外,聪明的员工会提问,则少走错路,所以工作效率更高。作为领导们,应该鼓励员工在完成一项目标的过程中多提问题,而不是急于获得答案。就像爱因斯坦所说,每一个员工都是天才,你的员工也很聪明。